书吧达 > 华娱:从房车旅行直播开始 > 第239章 真实的苏东坡

第239章 真实的苏东坡


直播间的粉丝们,全部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幕惊呆了。

        那种壮观到不真实的感觉太强烈了。

        四女此刻也趴在窗边,朝着外面望。

        文永珊:“既然我们要去的一号岛,那三号岛屿和二号岛屿是干嘛的?”

        “二号和三号两个小岛,是专门给人居住的,有游客选择在这里长期租房,或者是直接买房的。

        当然,废了这么大的力气开发出来的,价钱自然也不便宜。”

        赵飞所谓的不便宜,只是相对普通人来讲。

        不谈赵飞,就说四女也是有这个经济实力,在岛上购房的。

        不过现在海花岛还是试运营阶段,所以不算火爆,但房车两边,还是可以看到来往的车辆。

        而且试运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现在来这里,停车费,或者门票之类的全部都是免费的,包括酒店居住,娱乐项目等等。

        相对来讲,都比较便宜。

        如果等正式运营,那价格肯定会上涨。

        赵飞把门票免费的事情,大概介绍了一下,直播间的粉丝们,有不少都很心动。

        尤其是家里本身就住在阳光岛的。

        只要有车,开着就过来了。

        咱就算不玩什么娱乐项目,也不住酒店,只是看看的话也不错啊,只不过是一点油钱而已。

        赵飞的房车不停,驶入天水相接的海上公路。

        可以看到,蓝天白云间,房车两旁是湛蓝色的海面,无边无际,浪涛滚滚。

        徐徐海风,顺着车窗缝隙吹进来。

        带着咸咸的味道,瞬间让人精神一振。

        十分钟后,赵飞驶过海上公路,正式来到海花岛。

        因为全部都是人工建造的,所以这里的道路规划的特别整齐,周围的高楼大厦,还有绿植以及公共设施应有尽有。

        除了人有点少之外,仿佛真的来到了一座城市。

        而不是岛屿。

        赵飞把房车停在停车场,便租了一辆观光车。

        因为岛上的面积很大,要是步行的话,那还真有点费劲,只有坐上观光车,才能纵览整个海岛风景。

        而五人今天的第一站,便是苏东坡纪念馆。

        纪念馆建造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广场上,四周的都是古代建筑,甚至于连其中一些工作人员,也都是身穿汉服。

        “苏东坡想必没有人不知道了。”

        赵飞停下观光车,带着四女下车,解释道:“现在我们这个地方叫做东坡广场,是有关部门专门修建的一个文化艺术馆。

        毕竟海花岛是建造在儋州,而苏东坡这位文人,在古时候对于阳光岛来讲,相当于是一个大救星。

        是给阳光岛人民带来曙光的人。”

        赵飞一边走,一边介绍。

        还记得当初在天下第一泉的时候,赵飞就说过苏东坡,但当时也没有详细解释。

        正好趁着今天这个机会,仔细说一下阳光岛和苏东坡的历史。

        “我们眼前的这个艺术馆,坐北朝南,明显的微派建筑风格,整个展馆一共有两层,里面全部都是一些和苏东坡有关的文物。

        比如碑林、渡海石、补天余等等。

        而在艺术馆前面,也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个雕像,就正是苏东坡。”

        赵飞说到这个雕像,众人的目光也跟着看了过去。

        只见这个雕像是一个头戴斗笠,穿着草鞋的老爷爷。

        和我们以往了解的苏东坡形象,大为不同。

        “这是苏东坡?”李庚熙有些不敢置信:“和我上学时候书本上的形象,不太一样啊。”

        “是啊,赵飞你赶紧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苏东坡本来的形象就是这样的。”

        赵飞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因为苏东坡本身就十分豪爽,而且喜欢旅游,喜欢美食,可以说和我们现代人没什么区别。

        都是很向往自由。

        奈何,可能是因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苏东坡一辈子也从没得到过真正的自由,命运也一点都不顺遂。

        也许正是因此,所以这位才能写出来那么多令人悲叹的诗句。

        至于说为什么阳光岛要感谢苏东坡。

        是因为当年苏东坡,屡遭贬低,人生颠沛流离,展转一生,最后被贬到儋州。

        要知道那个时候,阳光岛可是不毛之地。

        可以说在当时人们的认知中,被贬儋州就相当于是流放了,几乎九死一生。

        但就算如此,来到儋州之后,苏东坡对这里的任何事情都颇有兴趣。

        最后颇有政绩,并且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离开时的时候,甚至于全城百姓,拖儿带女的痛哭流涕的相送。

        也有很多人,乞求苏东坡留下。

        因为苏东坡执政期间,不仅教会了了当地百姓如何栽种、酿酒、作墨等等,还写下了大量的诗文。

        最重要的是开设学堂,传教授业,推动了整个阳光岛的文明进程。

        也教出了阳光岛第一位举人。

        可以说,苏东坡就是海南的一代宗师,为阳光岛的历史进程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这个人造岛上,才会专门建造这么一个纪念馆。“

        赵飞介绍了一大堆,不管是直播间的粉丝,还是四女。

        总算是明白了这位文豪的政绩。

        可以想象,在一个不毛之地,开教育之风的作用有多大。

        文化在当时那个社会,比现在还要珍贵百倍,千倍,但就算如此,来了之后苏东坡不仅没有破罐破摔。

        还尽心尽力的帮助这里的人民。

        教导他们认字学文,破除迷信,所以也不怪人家阳光岛,把这位文豪当成救星。

        而听完之后的四女,现在也算是知道了。

        为什么苏东坡的雕像,会是一个类似于农民伯伯的样子了。

        因为当时这个地方,连绸缎都没有。

        苏东坡身为执政官,既然要教会人种地,自然会经常下地,所以这个形象,才是苏东坡真实的样子。

        聊着聊着,五人便走进了纪念馆中。

        可以看到,这个纪念馆和我们常见的完全不同,因为这里展柜很少,主要是因为这里是龙国首个使用电影、舞台、微缩景观……

        甚至于人物情景模式,来讲解历史,来告诉你当时是怎么回事。

        这就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这种电影的展示方式,让人的代入感明显更强。

        比如古时候人们用绳子计数的表现形式。

        只是展柜里放着一根,打了很多结的绳子你可能也会知道,这是一种计数方式,但你却不知道这个绳子是怎么做的?

        <div  class="contentadv">        又是如何打结的,等等问题。

        相反看现在面前的这个投影,让人仿佛真的穿越到了当初那个年代一般。

        五人站在投影面前,迟迟没有动。

        甚至于就连直播间的弹幕都少了很多。

        因为此刻苏东坡历经坎坷的半生,正徐徐呈现在眼前。

        明明这位文豪是朝廷很重视的一个人,却因为奸臣陷害,从而流放儋州,一点点的建造儋州,教化百姓。

        等苏东坡要离开的时候,全城百姓的不舍。

        孩子的痛哭流涕,老人的无奈心酸,像是至亲分离一般,代入感非常强。

        甚至于一些感性的人,此刻眼眶已经红了。

        “历史书上总是一两句话,就把一个人介绍完了,比如颠沛流离半生、易子而食,一生努力却到老也没中举。

        等等,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看着实际上没什么感触。

        但实际上只要稍微往深处想想,就能知道这一句话是何等的凄惨,何等的悲哀。”

        “上学的时候,我们大家都背诵过苏东坡的诗句,也知道大概意思,但却从来没有过代入其中,体会做诗人的感受。

        现在看着投影,我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怪不得,儋州本地人把苏东坡当成救星,因为苏东坡带来的知识,让未开化的本地人民,知道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广。

        开学堂,办医馆、种植农作物……

        说实话,就算我是本地人,也会把苏东坡当成救星。”

        “是啊,苏东坡的这种人生境界,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苏东坡的这种人生模板,很像是一些小说中的主角啊。”

        “哈哈,要想做主角,首先你要把自己当成主角。”

        不仅仅是直播间的粉丝们,此刻的赵飞五人也颇有感慨。

        甚至于开始思考。

        如果自己是苏东坡的话,被发配儋州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就相当于,在娱乐圈彻底臭了,被所有人抵制,封杀,甚至于都不让你在国内呆着,把你押送到一个全是野人的荒岛上……

        一想到这,四女顿时冒了一身冷汗。

        别说什么痛苦万分,一蹶不振,这起码还活着。

        要是真的发生这种事,四女感觉自己还不如去死呢。

        如此一来,苏东坡这一位文人,就更让人佩服了。

        当然了,纪念馆这种新奇的展览方式,也让直播间的粉丝们惊叹,比那种文字叙述,或者是图片展览都要好很多。

        就像是看电影似的,不用你动脑子,看就完了。

        大概把苏东坡的人生事迹看完,五人便上了二楼。

        不过就算如此,四女的心情也一时不能释怀。

        完全沉浸在刚才的低压情绪中。

        见状,赵飞笑了笑,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能让绷着脸的女人,笑出来。

        那就是拿出相机。

        “来,四位……我给你们拍两张照片。”

        “这地方,合适吗?”文永珊撅着嘴,第一时间看清了赵飞的意图。

        “合适,来吧,笑一笑。”

        赵飞让四女站起来,在各个绝迹古董,还有一些画卷前拍照。

        渐渐的,四女的心情明显好了很多。

        随后不用赵飞主张,四女便主动的抢过相机,拍摄着她们自认为好看的美景。

        也开始关注起来二楼的情况。

        和一楼的大厅不同,二楼分为很多区域,大多都是单独的房间。

        房间中看着很昏暗。

        不过当你走到近前的时候,黑暗的房间中就会亮起灯笼。

        因为宋代的人,但凡是观赏画作或者是某种珍惜物品的时候,都有提灯赏画的传统,他们很注重这种细节。

        当然了,仔细想想,也是因为当初没有电,没有灯。

        古人只能提着灯笼。

        毕竟要是油灯之类的,很容易把画作破坏点燃。

        虽说如此,但现在这种提灯赏画也颇有意境,也算是一种非凡体验。

        其中一幅长篇巨作,也让四女的眼前一亮。

        赵飞也适时介绍道:“千里江山图,曾经有人带着这幅画参加过综艺节目,甚至于当时还有人专门为它编舞。

        而且这幅画很年轻,当时画家画的时候才十七八岁。

        这位画家,就是北宋的王希孟。

        最重要的是王希孟在画完这幅画之后,没多久就过世了,所以现在这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的唯一存世画卷。”

        当然了,赵飞没有说现在他们眼前的这幅画是假的。

        因为真的现在挂在故宫博物馆,不可能在这里,所以毫无疑问,这是一副仿制品。

        当然了,就算是仿品,能挂在这里也足矣证明它的出彩的,不仅画的很精美,山峰的形状菱角,还有绵延的山脉,都很精致。

        而且也展现出来‘千里江山’的那种气势。

        之后,五人又看到有人弹琵琶,旁边就是茶道馆,是专门供游客体验宋朝茶艺文化的。

        里面的环境氛围很安静。

        只要走进去,让人都不敢大声说话,装修什么的也很复古。

        五人入座之后,这里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展示他们的点茶技术。

        首先要把茶叶末放到茶叶碗中,倒进去少量的热水,调制成糊糊状,然后再往里面倒水。

        搅拌时候用的也是竹子制品,被称之为茶筅。

        同时还会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像是雨滴落在竹林中。

        非常有意境。

        这时再看茶碗中的茶水,颜色浓,香味重。

        再在旁边焚上一根香。

        至此,就可以喝茶了,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这每一道步骤,工作人员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很严格的。

        五人依次端起茶碗,只见烟雾袅袅之中,香气弥漫。

        听着周围的琵琶弹奏,焚香饮茶。

        一时间格调瞬间就上来了。

        体验感拉满。

        最重要的是,味道也不错。


  (https://www.shubada.com/1000/115646807.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