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达 > 我在古代替弟充军 > 94. 第 94 章 太过要脸

94. 第 94 章 太过要脸


说归说,笑归笑,大事还是要做好。

现在云将军面前正是有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要实验吃虫子是否真的对人体有益,毕竟这世上有不少少量吃没关系,但是吃多了对人体有害的食物,谁能保证虫子不是这样呢

好在云将军手底下有不少充军过来的人,总有一些他以朴素的正义感看不过眼的罪犯,用他们来尝试,算是废物利用,再好不过了。

对身体有益,他们是帮军队试毒了,算是给自己积累一点阴德,对身体有害,反正都是些该死的人,有害就有害呗

云将军这里可没有什么国际警察和他逼逼赖赖人权不人权的。

第二件事则是要招军队的医官,好好看看这所谓的“微生物”。

只要想到一滴清水里有着在蠕动的微生物,云将军就觉得自己的皮肤上有虫子在爬。

咿想想就觉得恶心

云将军自问自己也是刀口舔血的人,平时行军打仗,和马儿一起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捡过马粪当燃料,吃过虫子当食物,但是想想清水里都有微生物自己吃过的虫子好歹是咬死了的啊这些微生物活着吃进嘴巴里,不就和那什么寄生虫一样了吗

是了,古人也知道寄生虫,毕竟谁没拉出来几只蛔虫蛲虫,又有谁没见过被寄生的贫苦百姓

让医官们过来,两件事情都可以交给他们办,云将军这般想着。

姚芹再次提起了之前就和云将军说过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让百姓们将水烧热了再喝,不能直接饮用河水井水,多少虫子就是这样喝进去了,然后在人身体里繁衍。”

云将军当即点头“那必须要”

说是这么说,负责了不少边疆内务的云守边有点发愁“之前已经通晓境内百姓,要求大家吃热食喝热水,但是毕竟柴火就那么多,总不能不顾境内草木胡乱砍伐,何况百姓家中也没有这么多伐木的人力,这想要家家户户都能喝热水,还是任重而道远。”

这也是姚芹和云破军去往匈奴之后,云守边发现的问题。

听到云守边提出的问题,姚芹开始思考起来“那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每个村庄和街道统一建立一个烧热水的锅炉房”

说起来锅炉房还是姚芹后世所在的国家建国早期的产物。

姚芹印象里,似乎是那时候能源不足,为了节省能源,也为了节省人力,所以统一热水,还有食堂大锅饭出现的原因里也有能源的考虑。

这就说明,统一供热绝对会比家家户户各自烧热水来的节省。

姚芹虽然没见过锅炉房,也不知道锅炉房是怎么运作的,但是知道这样会节省,加上物理学防止热量逸散的一些原理,在北疆这里复刻一个简易版的还是挺容易的。

何况北疆以军队为主,本身也有这样执行的条件。

听到姚芹的建议,云将军思考了一下集中难道就能解决柴火不够的问题

这么想着,云将军也没有急于否定,直接对姚芹说“你把集中供热水的想法仔细说一说,可行的话,我拿去军里讨论。”

姚芹一口答应了下来。

来到将军府们的医官们这时候到齐了,好奇地问“少将军喊我们过来做什么啊”

“难道是将军府有人生病了”

“不会吧没听说啊难道是重病,不然怎么把我们都找过来了”

“咳咳”有小厮提醒“主人们都很健康,别乱说话。”

医官们纷纷噤声。

在云守边的安排之下,医官们很快在院子里看到了显微镜。

“这这这”第一个看见的医官坐在了地上。

云守边眉毛都没动,对着医官们说“这显微,就是让大家看到微小的生物,既然看到了,也应该知道,有些病症正是因为这些生物,怎么改良医术,就是大家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这么说着,云守边又搬弄了姚芹告诉自己的东西“大家可以看一看,这烈酒擦拭之后的表面、炙烤或者热水煮过之后的表面,微生物是不是会减少很多甚至全部死亡或许这才是伤口不会发炎的原因。”

医官们听了这话,纷纷拱手,回去进一步做研究去了。

当然,云将军看不惯的犯人们的大餐也适时换成了可食用虫子,手底下已经有人开始研究怎么养虫子了就是不能吃,也可以喂鸡鸭啊。

事情都布置下去之后,云将军又问姚芹和云破军,要不要“跳级”

姚芹看向云破军,云破军肯定地回答道“既然孩儿有这个能力,自然是要学习更多的东西,北疆的百姓还需要我们守护,义不容辞。”

听到云破军的话,姚芹微微感受到了一丝震撼。

搁在现代军队,军人说为了苍生百姓不惜生死义不容辞,那是因为思想的先进性和军队的纯洁性,但是在古代军队,当官的将领能够将百姓当个人约束士兵不许抢劫屠杀,就已经会被赞扬了,像是云家人这样的想法,何其先进啊

虽然姚芹也知道古代士兵在面对自己家乡的百姓时,因为有亲朋故旧,不会有抢劫之类的行为发生,云家军守护的也是自己本土家乡,但是能有这个认知,本身就是很难得的。哪怕接受了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现代大多数人在考虑前程的时候,思考的方向依然是自己会不会过得好,能够先思考国家人民再思考自己的,都是值得佩服的人。

云破军有这样的认知,自己能甘心落在他之后姚芹立马也回答道“我也一起。”

云将军见状,欣慰点头,拍了拍云破军和姚芹的肩膀“北疆的未来,都在你们这些少年人的身上。”

姚芹一遍觉得有点热血沸腾,一边心里略微无语我这才几岁,就已经是少年了

两小孩被云将军勉励了一番,而后放出去各自回家休息玩耍去了。

云守边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知道两人要换老师之后,不由找到云将军问“爹您将姚芹和破军放在一起读书是有什么考虑吗”

“他们两都有这个天赋,一起不是很正常吗”云将军反问。

云守边组织了一下语言“您明白我的意思,姚芹这孩子,经常会有一些异于常人的见识,似乎是生而知之,破军和他一起,您不担心吗”

“担心什么”云将军反问“担心破军能够知道更多的知识”

云守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破军现在不过八岁,心性不定,也许会移了性情。”

说完,云守边犹豫着又补充了一句“何况两人在一起时,姚芹拿主意的时候似乎更多。”

云将军听到这话,不由朗声大笑“论及敢为,你这点是比不过你弟弟了。”

云守边略微不解地看向自家亲爹。

“两人在一起是自己拿主意还是姚芹拿主意,你弟弟和他朝夕相处,能不清楚吗”云将军问道。

云守边回答“那个傻小子,谁知道他心里有没有数。”

云将军不赞同“就是再傻的小孩子,心里都是清楚的,只不过你弟弟并不在意,他关注的是把事情做好,用谁的主意并没有关系,毕竟这天下英才何其多我们云家人难不成是这世上最聪明的人没有这个道理这世上超过我们的人无数,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好。”

云守边心里一震。

云将军看到云守边的样子,微微叹了口气,自家大儿子也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呢,一时想不到也正常,做父母的,不就是要言传身教嘛

这么想着,云将军粗燥的手掌轻轻拍了拍自家不到二十岁的大儿子的肩膀“不知道是不是我给你们取得名字影响,你总是偏于守成,有时候略微保守了些,而你弟弟更加锐意进取,哪怕有时候显得莽撞,但是他更加敢交付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守边,你快加冠了,爹给你取个字好不好”

云守边听了,哪里有不应的道理,对着云将军说“但凭父亲赠字”

云将军思考了一瞬间,就说道“等你加冠,便取字观海吧。”

“观海”云守边琢磨。

“海纳百川,不辞溪流故以成江海,希望你引以为戒。”云将军正色说道。

“谨,领训。”云守边行礼道。

云将军教子的时候,姚万里也在教育女儿。

但是显然,姚家人主打一个叛逆,姚万里并没有什么听话的孩子,相比于教儿子教出满心成就感的云将军,姚万里简直快要吐血。

“你们够了吧你们家里是没有针吗公主送你们绸缎,你们连针线都找人家绣娘拿,薅羊毛也要有点数啊”姚万里很崩溃。

原来姚申和姚戌找公主辞行,公主发话,让两人去自己嫁妆中挑选一些布匹,算是赠送给两人家人的礼物,姚申和姚戌去挑选之后,连人家的针线都拿回来了。

“我家确实没有这种细如牛毛的针线啊”姚戌回答地理直气壮“爹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一家粗手粗脚的,哪里有这些”

“就是没有,你也不能找人要啊你爹的脸都给你们丢干净了”姚万里红着脸说道。

“爹你就是太要面子了,以前就是,家里总是被人打秋风,要不是娘,咱家当屠户都吃不到猪大肠”姚申说着,显然很赞同自家妹妹“公主都没说什么,你先羞耻上了这针线确实不值钱,但是自己找匠人做,能有这个手艺的,都在京城,多麻烦啊”

“就是就是”姚戌附和姐姐“娘之前就说爹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针线要是特意找京城匠人打造,一套至少要十几两银子呢”

姚万里无语“那能有这个手艺用这牛毛粗细的针线绣花的绣娘也都在京城呢你们拿回去有什么用”

姚申和姚戌对视一眼“那还不兴我们驻地的官家女会绣花送她们绸缎,还附加针线,多贴心啊还是公主赏赐的呢高级1她们亲娘不得多回赠我们一些值钱玩意儿”

“就是她们不会绣,也有自家爹娘聘请京城退了的老绣娘教她们,怕什么呀”

姚万里只觉得自己对不住自家两个女婿“你们这样干,公主要怎么想啊”

“这点小东西,人家顺手就送我们了,公主根本就不会知道,她能怎么想”姚申回答道。

姚万里是说不过自家两个女儿了,立马找外援,对着儿子们孙子们还有孙女说“你们好好说说你们姐们,说说你们姑姑,有她们这样办事的吗”

众人非常理解姚万里的心情,纷纷发表意见。

姚寅姚辰姚未三个哥哥“确实不该不该,都要占便宜了,针线算什么眼光太小了。”

姚丑提议“姐你们怎么不多要点首饰,要绸缎,翻山越岭,多难保存啊”

“姑姑你们两这事干的,贪一点小便宜,但是人家绣娘日后说给你们行过方便,又是一个人情了。”姚苍分析说道“还不如顺杆爬,说自家粗人不懂刺绣,让公主给你赏赐成品好了,绣娘都给你们做好,手工费都赚了,还不欠绣娘人情。”

“而且给你们同僚送礼,送绸缎就好了,干什么那么贴心送针线啊,他们和你们的关系很好吗”姚苏不解“就是让他们自己找针线,还能顺便打听到你的绸缎多难得,这都不需要你自己专门说自己送礼有多贵重了啊”

“就是啊你们这薅羊毛,好歹也薅一笔大的啊比如说咱没有车马运送公主的赏赐,让公主给两匹好马两辆马车啊”姚荐说着。

“两辆车可不够,这绸缎制作成衣服,在京城里可是需要用金线银线绣制的,公主怎么也要一些金银绣线吧”姚蒙补充。

姚芹眨巴眨巴眼睛,对着亲人们说道“绸缎这么大件,翻山越岭多不方便,何况公主本来就没有带多少绸缎,去了匈奴地界,要是裁衣服的料子不够怎么办为什么不让公主干脆折现算了咱们也不是图公主手里的银钱,主要是银票这种玩意儿,去了匈奴的地界不好兑换啊就是兑换成了金银带过去,匈奴那里要啥没啥的,有钱也没地方花,还不如我们拿了,时不时地给公主孝敬一些东西呢”

姚万里目瞪口呆我这都是些什么品种的孙子啊

姚万里深刻反思我家孩子是不是一代比一代更不要脸

我常常因为自己太过要脸而觉得和子孙格格不入。

姚申和姚戌反应过来,后悔地直拍大腿“是啊我怎么没想到”

公主啊我们都是为了您着想,这些物质在匈奴不好买,您可千万别到时候不够用,我们不能拿啊您要是实在想要赏赐我们,给点金银就好了啊不占地方,我们带回家也方便,大家两相便宜嘛,,


  (https://www.shubada.com/2520/11111265.html)


1秒记住书吧达:www.shubada.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bada.com